熱門文章 Blog

假性放鬆
覺察減壓
能量修復
耍廢為什麼越耍越累
放鬆還是很累怎麼辦
怎麼判斷自己是真的放鬆
修復神經系統的方法
覺察練習推薦
交感神經活化無法放鬆
放鬆無效的原因
什麼是假性放鬆?為什麼放鬆無效?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7月1日
最近我開始練習一種叫「禪繞畫」的畫法。每天花幾分鐘,拿著筆、一筆一劃地慢慢畫下簡單的圖案,沒有目的,也不求畫得多好。原本只是想讓自己放空一下,沒想到卻意外感受到一種很深層的安定感。 我開始反思:我們平常以為的「放鬆」,真的有幫助到身體修復嗎?還是其實只是在切換另一種輸出?像我以前回家總是立刻打開手機滑社群、追一兩集劇,表面上耍廢了,結果隔天還是累、心浮氣躁,還覺得時間都不夠用。直到我開始練習禪繞畫才發現,或許我以前根本沒有真正休息到,只是換個方式繼續刺激自己。 這篇文章茗羕教練想和你聊聊:為什麼我們耍廢卻越耍越累?要怎麼分辨假性放鬆與真正修復?又有哪些簡單可行的方法,能真正幫助身心補能量?
情緒性厭食
正念飲食
食慾低落與情緒
吃不下的原因
為什麼情緒低落會吃不下
食慾不振是心理問題嗎
怎麼陪伴不想吃東西的人
食物焦慮怎麼辦
減肥後反而變得厭食
情緒影響食慾的原因
正念飲食是什麼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6月27日
你知道嗎?我們平常談到「情緒性飲食」,大多想到的是「吃不停」,像是壓力大就想吃甜的、心情差就想爆食一頓。但事實上,情緒性的進食反應也可以是「吃不下」。那種明明知道要吃,但卻一點食慾都沒有,甚至一聞到食物就會有反胃的感覺,其實也很常見。 這不是你太敏感、也不是身體壞掉了,而是你的身體在對「情緒」做出保護性的反應。今天茗羕教練想跟你聊聊這種被忽略的情緒性厭食狀態,還有,我們要怎麼透過正念飲食,慢慢找回與食物之間的連結與信任感。
吃對食物預防失智
養腦飲食
中老年營養保健
預防失智的飲食法
飲食如何影響大腦
什麼食物會讓大腦發炎
中老年人需要吃什麼補腦
穩定血糖的飲食方式
MIND 飲食
地中海飲食
50歲後怎麼吃才不會老化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6月25日
你有沒有發現,年紀越大,除了體力變差之外,記憶力也跟著越來越差?其實,我們每次吃下去的食物,都在默默影響著大腦。吃對食物,越老才能讓腦袋越來越清楚;要是吃錯了,可能會加速大腦老化唷! 很多人以為老化就是時間問題,但其實慢性、低度發炎也會讓大腦提前變老喔!加工肉類、炸物、甜點容易誘發身體發炎反應,大腦細胞需要不斷抵抗這些壓力,神經網絡就會越來越脆弱。所以我們要想辦法透過減少攝取這些飲食來減低發炎負擔,保住腦部強度。
食物的多重角色
飲食文化與歷史
情緒與食物的關係
為什麼節慶一定要吃特定食物?
食物為什麼能安慰情緒?
飲食行為與文化儀式的關係
食物何時成為情緒的寄託?
理解情緒與飲食的連結根源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6月24日
你有沒有發現,食物總是在我們生命裡的重要時刻出現?不管是開心還是難過,我們總會找個理由圍在一起吃點東西。生日吹蠟燭要配蛋糕、過年要吃年夜飯、考完試就想來碗拉麵慶祝一下;就連心碎的時候,也可能會突然想吃一桶炸雞或一整包巧克力。慢慢地,吃東西這件事,就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了。 那麼,這個變化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?
50歲後運動
預防失智
大腦保健
中老年運動
50歲以上如何運動
中老年怎麼運動保護大腦
運動延緩失智的方法
BDNF 與大腦健康
家中簡單運動推薦
適合長輩的運動動作
大腦可塑性運動建議
居家運動推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6月20日
我們常說要運動是為了健康,但是很多人沒想到的是「大腦」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。運動會促進一種叫做BDNF的物質分泌,它就像是腦部的營養液,可以幫助我們維持記憶力、保持思考地靈活。 像是每次快走個30分鐘,就能刺激BDNF上升,讓大腦像被刷新一樣地清醒、有活力。而且運動也能幫助清除那些可能導致失智的「腦部垃圾」,像是β-amyloid這種沉積物。
運動時一直打哈欠是正常的嗎
為什麼訓練時會打哈欠
打哈欠是不是代表疲勞
運動打哈欠跟副交感神經有關嗎
打哈欠是缺氧還是壓力
為什麼我運動會打哈欠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6月17日
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看,打哈欠是一種身體在進行「自主神經調節」的自然表現。簡單來說,就是交感神經(負責警覺、啟動)與副交感神經(負責修復、恢復)之間,正在進行一種動態的平衡與轉換。 在你打哈欠的當下,你以為是沒精神,其實是神經系統還沒切換過來。 有一項用微神經圖技術進行的研究就觀察到:人在打哈欠的那兩秒內,肌肉交感神經活性明顯下降,血壓下降了5–6 mmHg,這說明——打哈欠的當下,交感神經暫時下降,副交感系統正在接手。 這是一種自然的「神經系統重置」現象,幫助我們從緊繃轉向穩定,更容易進入訓練的節奏。
顯示更多

教練的私房筆記


在鍛鍊身心的路上,真正重要的,不只是力量的成長,

更是與自己建立穩固且溫柔的連結。


「教練的私房筆記」是我每個月親手為你準備的小小分享,

陪你一點一滴,練習把力量與溫柔一起放進生活裡。

訂閱<教練的私房筆記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