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文章 Blog 

40+第二人生升級 系列

個人化運動計畫|保本優先|睡眠與恢復|跑步膝蓋痛怎麼辦

初學者運動如何開始|影片跟著做沒效果|半馬訓練肌力

60 秒狀態掃描|Push/Build/Restore/Recover 分級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9月28日
別人的課表,不等於你的課表。本文用兩個真實學員故事,說明為何「抄作業」常失敗;並提供「60 秒狀態掃描」與 Push/Build/Restore/Recover 四級路線,教你依體感、時間與目標,設計能長久執行的個人化健康行動。
40歲開始運動、40+ 第二人生、習慣養成、動機與自我效能、身分認同轉換、環境設計、家庭支持、久坐慣性、壓力與自我對話、低挫折起步、B計畫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9月4日
四十歲後想重新拾回運動習慣,卻卡在腦袋想很多:這時候才開始是不是太晚?平常工作太忙?每天下班後太累?這篇不是教你做幾組動作,而是從心理層面打開門:把「設法補救」改成「自我照顧」,用小成功拉回自信,設計支持的運動環境與尋找夥伴,遇到挫折也能有 B 計畫。當你願意對自己做一個小承諾,身體就會回應你:才不會太晚,一切都是剛剛好而已。
運動改善血糖、降血糖運動、餐後走路、餐後走10–15分鐘、間歇走(非HIIT)、RPE 4–6、談話測試、每週150–300分鐘、阻力訓練降糖、久坐每30分鐘起身、運動前血糖安全範圍、15–15法則、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9月3日
血糖起伏大、醫師叫你動卻不知怎麼開始?這篇給你最實用的三步驟:餐後10–15分鐘中等強度走路、每週2天全身阻力訓練、久坐一族每30分鐘起身動動;這篇文章教你用談話測試/RPE 4–6抓強度,並附上運動前後血糖安全線與低血糖「15–15」處理法則,今天就能安全動起來。
50歲以上、有高血壓/血糖/血脂困擾,醫生叫你運動—but 為什麼呢?這篇文章不教菜單與步驟,專講「原理 + 證據」:運動如何讓血管更有彈性、讓肌肉把血糖當燃料、讓血脂朝好方向走;哪種運動對哪個指標改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9月1日
50歲以上、有高血壓/血糖/血脂困擾,醫生叫你運動—but 為什麼呢?這篇文章不教菜單與步驟,專講「原理 + 證據」:運動如何讓血管更有彈性、讓肌肉把血糖當燃料、讓血脂朝好方向走;哪種運動對哪個指標改善較有感;多久能看到變化;該追哪些數字。文末給你一份「追蹤清單」,幫你把知識變成健康策略。
醫生叫你運動、50歲開始運動、體檢紅字運動、10分鐘起步、RPE 4–6、PAR-Q+ 自我檢核、三高安全運動、走路配阻力、運動後血壓血糖紀錄、β阻斷劑心跳、談話測試、每週150–300分鐘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8月29日
體檢被醫師叮嚀「該運動了」卻不知從哪先開始嗎?這篇用最簡單的做法帶你完成安全檢核(PAR-Q+)、設定強度(RPE 4–6、談話測試),安排「10 分鐘起步」的有氧+兩個居家可做的阻力動作,並附上血壓/血糖觀察與紅旗提醒,今天就能安全動起來囉!
50歲 蛋白質、三餐 30g、老人 蛋白質 建議、銀髮族 吃多少蛋白質、蛋白質 分配、血糖穩定 飲食、早餐 蛋白質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8月28日
50 歲以上族群蛋白質怎麼吃才有效?本篇文章用「三餐平均分配」+手掌法,提供自我檢核與外食選擇原則;搭配蔬菜→蛋白質→主食的進食順序,不開菜單也能穩定飽足、守住肌力與專注。
50歲後運動
預防失智
大腦保健
中老年運動
50歲以上如何運動
中老年怎麼運動保護大腦
運動延緩失智的方法
BDNF 與大腦健康
家中簡單運動推薦
適合長輩的運動動作
大腦可塑性運動建議
居家運動推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6月20日
我們常說要運動是為了健康,但是很多人沒想到的是「大腦」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。運動會促進一種叫做BDNF的物質分泌,它就像是腦部的營養液,可以幫助我們維持記憶力、保持思考地靈活。 像是每次快走個30分鐘,就能刺激BDNF上升,讓大腦像被刷新一樣地清醒、有活力。而且運動也能幫助清除那些可能導致失智的「腦部垃圾」,像是β-amyloid這種沉積物。
腰背痠痛
核心訓練
核心穩定性訓練
50歲以上運動
中高齡核心訓練
腰痛運動建議
腰痠背痛怎麼辦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6月7日
很多50歲以上的朋友在運動時,最常遇到的身體警訊就是:腰酸、背痛,一動就緊繃。於是開始害怕做運動、怕越動越傷,結果身體越來越僵,動作越來越受限,惡性循環就這樣發生。 但你知道嗎?其實大多數腰背的不適,不是因為「動太多」,反而是因為缺乏核心穩定性,導致身體的力量傳導出問題、動作代償增加,才會讓壓力卡在不該承受的位置。 尤其對50+族群來說,核心穩定性不只是避免疼痛,還是預防退化、維持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關鍵。 這篇文章茗羕教練會帶你了解: 1.腰背痠痛後,哪些「安全有效」的核心運動可以開始做? 2.怎麼知道自己已經準備好進階訓練? 3.避開哪些常見錯誤,讓訓練不再反覆「砍掉重練」
最新的運動傷害處置原則:PEACE & LOVE 模型是什麼?急性期該怎麼做?休息、冰敷還適合嗎?如何安全恢復訓練,避免反覆受傷?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6月5日
這篇文章茗羕教練會跟你分享: 1.最新的運動傷害處置原則:PEACE & LOVE 模型是什麼? 2.急性期該怎麼做?休息、冰敷還適合嗎? 3.如何安全恢復訓練,避免反覆受傷? 4.我個人一路修復與學習的真實經驗
顯示更多

教練的私房筆記


在鍛鍊身心的路上,真正重要的,不只是力量的成長,

更是與自己建立穩固且溫柔的連結。


「教練的私房筆記」是我每個月親手為你準備的小小分享,

陪你一點一滴,練習把力量與溫柔一起放進生活裡。

訂閱<教練的私房筆記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