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心員工健康的第一步:職場健康與企業運動講座的重要性

在我過去兩年擔任體育署企業運動講座大使的期間,進入超過十間企業分享運動對職場健康的重要性,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:運動,絕對不是企業員工的附加選項,而是推動整體組織效能與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。




職場健康,不再只是HR的責任


過往我們談論到職場健康,往往直覺地認為這是人資部門的工作,或者是健康檢查、員工旅遊等配套措施就能解決的事。但在後疫情時代,遠距與混合辦公模式越來越普及,員工面臨的身心挑戰更加多元且隱性,加上工作壓力大、久坐習慣普遍,真正影響著員工的健康與生產力。


而運動,不僅僅是預防疾病的方式,更是改善心理壓力、增強同事間交流、提升組織凝聚力的有效手段。當企業願意正視這件事,主動為員工設計可行的運動方案與健康講座時,往往會看到超乎預期的正向改變。




實務經驗:從不動到動起來,只差一場講座的距離


我曾經在一家科技公司進行一場講座,主題聚焦在「久坐族的健身指南」,原本被認為最不會參與運動的工程部門,講座後竟有同仁組起中午健走社團,甚至在公司群組內發起一週一次的核心訓練挑戰,參與度超過五成。這樣的改變不僅讓主管驚訝,更讓人力資源部門重新評估他們在健康推廣上的策略設計。


講座的力量在於「點醒」與「引導」。有時候只是提供一個切入點、一種理解運動價值的角度,就能讓員工產生主動參與的動機。比起強制要求或繁瑣計劃,不如透過輕鬆實用的內容,讓運動自然地融入生活。




為什麼企業該積極導入運動健康課程?


1. 減少病假率與提升工作效率:研究顯示,規律運動能降低罹患慢性病與心理疾病的風險,有助減少病假與提早離職的情況。

   

2. 改善辦公室互動氛圍:透過運動帶動的非正式交流,能促進不同部門員工之間的認識與合作,減少隔閡與誤解。

   

3. 強化企業文化:當健康成為企業價值的一環,不僅對內建立正面形象,對外更顯示企業對員工福祉的重視,有助於吸引人才。

   

4. 因應ESG趨勢:在永續發展日益受到關注的今日,企業對員工健康的投資正是實踐S(社會責任)的具體行動之一。




如何設計適合企業的運動講座?


在我的經驗中,一場成功的健康講座必須兼顧三個要素:


  • 具體可行:提供員工在辦公室即可執行的動作或方法,例如椅子伸展、眼睛放鬆練習、5分鐘腹部訓練等。

  

  • 貼近需求:依據產業別與員工特性設計內容,例如製造業重視體力恢復、科技業需處理久坐與用眼疲勞等。

   

  • 有感互動:比起單向授課,加入小組討論、現場體驗、挑戰遊戲等形式,更能提升參與度與記憶點。




從講座開始,讓健康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


企業推動健康,從來不是為了短期的回報,而是長期人才經營與組織韌性的養成。當企業主願意正視「健康」這件事的戰略價值,講座不再只是形式,而是開啟改變的起點。


作為講座大使,我深知每一場分享都可能改變一個部門的氛圍、一位員工的生活習慣。這份責任讓我更堅信,職場的健康轉變,從推開會議室門的那一刻,就已經開始。